37000cm威尼斯·官方App Store

首页 / 摄诗文史版 / 有些古代帝王死后,其灵柩需要放置几个月才下葬,他们不担心尸体会腐烂吗?

有些古代帝王死后,其灵柩需要放置几个月才下葬,他们不担心尸体会腐烂吗?

2024-04-20 08:54摄诗文史版

原创: 薇仔 薇仔历史 昨天

小敛之前,要先沐浴,用香汤浸泡尸体,沐浴洁净过后,再用白酒对尸体全面擦洗,力求每一处细节,甚至是毫发都要清洗干净。

这样做的目的,一是为了洗去皮肤表面的细微污渍,让死者的仪容尽可能保持鲜亮色泽,二则是为了消毒。

毕竟尸体腐烂最明显的特征是在表面,而表面如果污渍或细菌过多,会在短时间内发霉腐烂,所以香汤沐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,也称为:

浴尸

(经过浴尸处理过后的古人尸体)

有史可考的浴尸,最早是在东周时期,那时的王室主管祭祀会在帝王死后,率领专门负责入殓的两名官员为其遗体进行小敛。

这两名官员分别是:郁人,裸人

郁人平常的工作,主要负责用郁金香草煮汤,并用黑黍酿酒。

古代帝王驾崩后都有一整套隆重的丧葬礼仪,以清帝为例,皇帝死后首先要在乾清宫停灵,时间长短不一:世祖25天,圣祖20天,世宗18天,高宗20天,较短的文宗也有11天;停灵后把棺材移到殡宫,停放时间更长:世祖2年又2个月,文宗1年,短的世宗也有1个月;在殡宫停放后再把棺材移到陵墓。总之皇帝死后基本要过数月乃至数年才埋进陵墓,尸体的防腐就至关重要了,总结有以下几种防腐方式:

首先,死后进行防腐处理。《周礼注疏》记载:“王崩大肆,以秬”就是指死后用黍酒沐浴,这样沐浴的尸体能防腐,长沙马王堆汉墓化验检测出了乙醇,说明埋葬时棺里放置了酒,此外古代帝王还有用汞和砷对尸体防腐的技术,典型的如秦始皇陵就检测出较高的汞浓度。

其次运用冰块降低温度。冰的防腐体现在降温上,这对于延缓尸体腐败起到积极作用。

再次棺内放置花椒香料。古埃及人用乳香制造香尸(木乃伊),至今还保存在金字塔里。我国出土的古尸体千年不腐,检测发现了龙脑、安息香的身影。考古学家在在挖掘河北刘胜墓、马王堆一号汉墓时,都在墓内发现了花椒、香囊、香枕等,棺椁四周以木炭沙石填塞,使得墓室与外界隔绝,造成了封闭的环境,再用香料消毒,腐败细菌就很难生存了。

因此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只有几个人知道,他们将秦始皇的尸体搬运到秦始皇之前乘坐的辒车上,造成他一直在车中并没有去世的假象,而车队也并没有停止,为了掩盖尸体的腐烂发出的臭味,他们特意买了一石鲍鱼放到车上,鲍鱼(咸鱼)气味很浓烈,掩盖了部分尸体的气味。

不过最终咸鱼的气味还是没有盖过尸体的气味,等到秦始皇下葬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份,尸体腐烂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。

大部分时候,皇帝去世后棺椁停留几个月的原因就是因为陵墓的修建问题,唐朝的陵墓基本都是在皇帝去世后才开始修建的,因此棺椁必然会放置一段时间后才下葬。这里就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:唐高祖李渊是在635年的五月去世的,到了十月份才下葬献陵;唐太宗李世民是在649年的五月去世的,到了八月份才下葬昭陵;唐高宗李治是在683年的十二月去世的,到了第二年的八月才下葬乾陵;武则天是在705年的十一月去世后,到了第二年的五月才下葬。

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,将灵柩放置三五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下葬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。那么问题就来了,棺椁放置这么长的时间,尸体的防腐工作怎么做呢?

实际上早在西周时期,尸体的防腐工作已经做的比较好了。《周礼》中记载春官中有郁人和鬯人两种祭祀官职,他们是为裸礼提供沐浴和涂抹用品,其中鬯人掌管秬鬯,这是一种黑黍酿成的香酒,用于涂抹在裸体上,而郁人则掌管郁鬯,这是一种郁金香的香草捣烂后与黑黍酒同煮制成的香汤,用于给裸体沐浴。这里之所以说是裸体,就是因为要进行裸浴,对象可能是活着的人,即祭祀的需要,另一个对象就是尸体

全部评论

相关推荐

XML 地图